马来西亚独立了50余年,照理来说不管在教育、经济、科技等等都应该取得良好的发展,但是人民有眼共睹马来西亚现今的教育每况愈下,到了日暮途穷的地步。最大的因素便出自于大马政府瞻前顾后的领导方式,间接照成马来西亚的教育无法在国际平台上立足。
马来西亚的教育仍然采用上世纪的教育方式——填鸭式,学生只局限于课本上所传授的内容,使大马的佼佼者缺乏了创意,便促成了“物有所不足,人有所不明”的矛盾局面。“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”,大马的教育应当要不断地改革,大马大可效仿国外的教育方式,即使在一时间难以实现或执行,但一旦这项计划成功地推动在大马的教育制度,必定是有利无弊,使大马成为教育开放的先进国。
最近,首相纳吉所推行的“一个马来西亚”计划,受到各界诸侯的赞赏以及鼓励,但是首相却忽略了华人在教育的这块区域。往往,父母鼓励孩子们多学习英语,以便在投身社会时,能寻找到更好的工作,便把孩子们送往国中就读。除此之外,父母也希望他们的孩子能够学习华文,却不知国中的华文课只有仅仅的三节,孩子对华文的认知也处于囫囵吞枣的状态,让外界对这些莘莘学子感到无奈之余,还抨击首相纳吉的“一个大马”计划失效。
近来,引用国语教数理科引起轩然大波,就连马来族群也为这件事打抱不平。首先,政府必须明白全球各地,化学名称都是以英语为桥梁。人民明白政府想顾及马来同胞,但是一旦这项计划成功地落实,政府将会顾此失彼,大马莘莘学子的英语程度将会大幅面的降低,他们的工作范围也会局限于成为大马的公务员,无法出国深造。
“从来好事天生俭,自古瓜儿苦后甜”,即使是依葫芦画瓢,也是需要经过一番的努力与波折,才会取得正果。大马未来的教育制度都掌控与人们,大家应当要齐心协力,为大马的教育积极地改革,招收更多的外来人才,栽培社会未来的栋梁,扩大大马的知名度,与新加坡、香港、台湾等等的国家一同较劲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